日本《朝日新闻》7月21日刊发的文章《重要矿产”摆脱中国” 美国加紧推进国内生产》分析了美国在关键矿产领域尝试摆脱对中国依赖所面临的挑战。随着电动汽车和战斗机等高科技产品需求的增长,美国开始加紧推进关键矿产的国内生产,并对中国产品加征关税。然而,这一策略可能带来经济不稳定的风险。
目录
Toggle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南部沙漠中的芒廷山口是美国唯一的稀土矿山,芒廷山口材料公司致力于开发钕,这种稀土元素是制造电动汽车和风力发电设备所需的关键材料。尽管美国政府将为芒廷山口材料公司提供超过1亿美元的补贴,但目前美国生产的锂仅占电动汽车需求量的4%,钴产量仅占13%,镍和石墨则为0。相比之下,中国处理了全球80%以上的重要矿产。
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表示,美国在关键矿产领域对中国的依赖是”国家安全保障领域的威胁”。为了应对这一局面,美国政府对中国产电动汽车电池及其重要矿产征收高额关税,并加紧推进国内生产。
拜登政府在2022年通过的《通胀削减法案》旨在推动北美电动汽车的普及,每辆在北美组装的电动汽车可享受最多7500美元的税收抵免。然而,法案规定,这些电动汽车必须使用在与美国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开采和加工的重要矿产,否则不享受税收减免。
尽管这一政策旨在实现”摆脱对中国依赖”和”脱碳”目标,但其经济成本高昂。美国国内生产的高成本可能导致物价上涨和财政恶化,从而破坏经济稳定。放弃这一选择,可以实现脱碳和经济稳定,但这对将中国视为”敌对国”的美国及其盟友而言并不可取。
美国在推进”摆脱中国”战略的过程中,面临三难选择:
选择完全摆脱对中国的依赖意味着美国需要以高成本推进国内生产,这可能导致经济不稳定。高昂的生产成本和供应链调整费用将对美国经济带来巨大压力,可能引发通货膨胀和财政赤字的上升。
如果美国选择摆脱对中国的依赖和保持经济稳定,脱碳进展必然会受到影响。中国提供的低价矿产和零部件在很大程度上支持了各国的脱碳转型。如果美国不再依赖中国矿产,电动汽车和可再生能源设备的成本将大幅增加,影响脱碳目标的实现。
在国际政治层面,美国及其盟友面临着无法忽视的美国意愿。如果选择继续依赖中国,可能被视为软弱和不负责任。然而,在经济上,摆脱对中国的依赖又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如何在这两者之间找到平衡,是美国当前面临的一大难题。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沪ICP备2023007705号-2沪公网安备310115020099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