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17日,欧盟《新电池法》(2023/1542)正式生效。该法规从电池的全生命周期出发,对电池产品的原材料开采、制造加工、重复利用和回收处置等方面提出了系统的管理要求。此法规将对未来输欧电池产品的市场准入、经营者责任、信息披露、废品回收等多个方面产生深远影响。本文将为大家详细解读新法规的主要内容及其应对策略。
欧盟《新电池法》将电池产品分为五类:
新法规要求不同类别的电池产品满足不同的市场准入条件,并规定了各类产品的过渡期,所有产品必须符合欧盟的相关标准并通过CE认证,方可进入欧盟市场。
欧盟《新电池法》明确了制造商、代理商、经销商等各环节的经营者义务,尤其强调了制造商的责任。主要义务包括:
制造商必须披露以下信息:
此外,新法规引入了“电子护照”概念,要求为每个电动汽车电池、容量大于2kWh的工业电池及轻型运输工具电池提供电子护照,披露电池的基本性能指标、化学成分、循环寿命、碳足迹等详细信息。
制造商需对废旧电池的回收、运输及处理承担主体责任。具体回收要求如下:
电动汽车电池、可充电工业电池及轻型运输工具电池的制造商需披露电池从原材料开采、制造到运输、回收再利用的碳排放数据,未来仅满足碳足迹限值的产品方可进入欧盟市场。
电池出口企业应尽早熟悉新法规的要求,特别是在产品信息披露和回收体系建设方面,确保在规定的过渡期内完成合规工作。
企业需对产品进行全面评估,优化电池设计,以提高回收率和循环寿命。同时,企业应加强供应链管理,确保使用的原材料符合环保和碳足迹的要求。
为满足新法规的回收要求,企业需建立完善的废旧电池回收系统,并与相关回收机构合作,确保各类电池的回收和处理符合欧盟的规定。
企业可与认证机构合作,确保产品通过CE认证并符合欧盟市场准入条件,确保产品的顺利出口。
欧盟《新电池法》的实施对我国出口电池企业带来了挑战,同时也促使相关产业加速向环保、低碳和高效的方向转型。企业需在合规要求、产品回收、供应链管理等多个方面采取措施,积极应对法规的变化,确保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作为电池出口企业,您是否准备好迎接这一挑战?尽早制定合规计划、优化产品设计、建立完善的回收体系,将帮助您顺利进入欧盟市场,并在绿色经济中占据优势。
希望本文对相关从业者了解欧盟《新电池法》提供帮助,并为企业制定应对策略提供参考。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沪ICP备2023007705号-2沪公网安备310115020099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