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汽车行业的数字化转型,网联汽车(VCS)和自动驾驶系统(ADS)成为技术创新的焦点。然而,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BIS)近日发布了一项震撼全球市场的提案,计划自2027年起禁止与中国和俄罗斯相关的VCS和ADS技术进口和销售。面对如此巨大的行业变革,中国企业应如何调整策略,以确保在全球供应链中占据一席之地?
2024年9月23日,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BIS)发布了一项重要提案,旨在提高网联汽车供应链的安全性。这项拟议规则将禁止销售或进口与中国、俄罗斯有“充分关联”的特定硬件和软件组件,重点关注车辆连接系统(VCS)和自动驾驶系统(ADS)。此规则适用于在公共道路上行驶的车辆,包括汽车、卡车和公共汽车,且将分阶段实施,软件限制从2027车型年开始生效,硬件限制从2030车型年或2029年1月1日生效。
根据BIS的定义,网联汽车是指集成车载网络硬件并通过短程通信、蜂窝电信、卫星通信或其他无线通信技术与外部网络或设备进行通信的机动车辆,涵盖乘用车、卡车、公交车等。
重点技术领域包括:
1、车辆连接系统(VCS):用于支持车辆与外部网络的无线数据传输(如通过Wi-Fi、蜂窝网络、卫星通信等)。
2、自动驾驶系统(ADS):支持自动驾驶功能的系统,涵盖感知、决策及执行功能。
BIS提案明确列出了几类禁止交易,重点针对中国或俄罗斯设计、开发、制造或供应的VCS和ADS技术,具体如下:
1、禁止VCS硬件的进口
包括但不限于微控制器、网络或通信模块、卫星导航系统和天线等关键组件,BIS担心这些硬件可能被植入后门或漏洞,威胁美国国家安全。
2、禁止进口和销售含有受限软件的车辆
包含由中国或俄罗斯开发的ADS软件的车辆将被禁止销售和进口,因这些软件可能通过恶意代码远程控制车辆。
3、涉及中国或俄罗斯控制的制造商的限制
无论是否直接使用中国或俄罗斯的技术,只要制造商受其控制,也将被禁止在美国销售这些车辆。
4、判断是否为”受中国或俄罗斯控制”的实体
BIS提供了多个示例,帮助企业判断是否受中国或俄罗斯控制,旨在帮助企业避开风险供应商。
为确保禁止交易的有效执行,BIS设计了多种合规机制,包括年度合规声明、通用授权和特别授权:
1、年度合规声明
企业需每年提交合规声明,详细提供硬件或软件的来源、技术规格表和供应链尽职调查文件。
2、通用授权
适用于低产量制造商或用于展示、测试的车辆,允许在不通知BIS的情况下继续有限的交易。
3、特别授权
对于不符合通用授权条件的交易,企业必须申请特别授权,提供详细的交易信息和风险缓解措施。
BIS为规则设计了一个过渡期:
(1)VCS硬件:进口商可在2029年1月1日前继续进口,2030年之前适用于旧车型的硬件。
(2)ADS软件:2027年后禁止含受限软件的车辆进入美国市场。
面对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BIS)发布的这项旨在加强网联汽车供应链安全的拟议规则,中国企业不仅需要应对短期的合规要求,还必须从全球战略布局的高度进行深刻调整。以下是中国企业在应对这类规则时应采取的主要战略和行动方案:
1、供应链多元化与技术自主创新
BIS的拟议规则显示出美国政府加速与中国在技术和供应链层面脱钩的趋势。为了应对这种脱钩战略,中国企业必须加快推进供应链多元化,减少对单一市场和供应国的依赖,特别是减少对受BIS规则管控的国家或技术的依赖。
•供应链多元化:企业应主动寻找替代供应商,尤其是来自其他国家的零部件和技术,确保其供应链的全球分布多元化,以降低合规风险。同时,企业应评估供应链中的每一个环节,特别是在敏感技术领域(如VCS和ADS硬件和软件),以确保它们不会受美国限制。
•技术自主创新:依赖他国技术的风险日益加剧,因此中国企业必须大力推动自主研发和创新,尤其是在关键领域如自动驾驶技术、车载通信设备和网络安全等。通过自主创新,企业不仅可以降低对外国技术的依赖,还能掌握技术自主权,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
2、全球市场战略调整
美国出台的限制性措施并非全球普遍适用,中国企业可以通过拓展非美国市场,尤其是新兴市场和其他发达经济体市场,继续保持产品销售和技术输出。
•非美国市场拓展:随着美国市场进入壁垒的增加,中国企业可以加大对东南亚、非洲、南美以及欧洲等市场的关注。在这些市场中,特别是在技术与市场规则较为开放的地区,企业可以继续推广网联汽车技术和自动驾驶解决方案,避免因美国市场限制导致全球业务萎缩。
•战略性合作与并购:中国企业可以通过与非美国企业的战略合作,甚至通过并购或合资方式进入全球其他市场。这种方式不仅有助于企业获得全球市场的准入,还可以通过获取其他国家的先进技术和生产能力,规避美国的出口控制和市场准入限制。
3、加强合规管理和风险评估
中国企业必须高度重视合规管理,尤其是在涉及美国市场或全球跨国业务时,需确保符合各国的法律法规。BIS规则强调,企业需确认供应链中的每一环节是否涉及中国或俄罗斯技术或控制。因此,企业必须建立健全的合规管理体系,避免被规则列入“受限制的实体”名单。
•建立合规部门:企业应设立专门的合规部门,负责对全球各市场的监管政策进行持续监控,并确保供应链、合作伙伴及产品符合目标市场的合规要求。
•供应链尽职调查:对所有供应商和合作伙伴进行详尽的背景调查,确保其没有被美国列入“受限实体”名单。此外,企业需要定期评估技术和产品来源,确保不使用来自中国或俄罗斯受控企业的组件或软件。
4、利用国际法规和双边贸易协议
在全球化贸易格局下,中国企业可以通过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利用双边或多边贸易协定来降低被美国市场限制的风险。例如,通过与欧盟、东盟、非洲等地区的合作协议,推动自身技术标准的国际化,增强在这些市场的合法合规性和竞争力。
•国际标准化:企业可以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组织(如ISO、IEC)制定相关技术和产品标准,确保其技术和产品符合全球大部分市场的准入要求。这不仅能提升企业的国际形象,还能为企业在全球其他市场的准入奠定基础。
•双边或多边合作协议:中国企业可以利用中国政府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签订的自由贸易协定(FTA)和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协定(RCEP)等,加强与这些国家的技术合作和贸易往来。通过区域性协定,企业可减少技术脱钩对其国际业务的影响。
5、全球资本和人才布局
随着美中技术脱钩的深入,中国企业需要从资本和人才两个关键层面进行全球化布局,以实现长期竞争优势的保留与增强。
•资本全球化:企业应通过海外投资、上市和募资,进一步扩大国际市场的资金来源,并利用全球资本市场分散风险。例如,可以在欧洲或亚洲其他市场进行IPO或债券融资,减少对单一资本市场的依赖。
•人才全球化:在技术密集型行业中,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关键资源。企业应加大在全球范围内的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尤其是在自动驾驶、人工智能、网络安全等领域,吸引全球顶尖的技术专家和工程师,建立国际化的研发中心,推动技术创新。
6、加强数据安全和网络安全防护
BIS的提案核心关注点之一是防止通过网联汽车收集或泄露数据,因此中国企业在提升产品安全性和合规性的同时,必须加强自身的数据安全和网络安全能力。
•数据加密与隐私保护:企业应强化其车辆连接系统和自动驾驶系统的安全防护措施,采用先进的数据加密技术,确保用户数据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不会受到攻击。此外,企业应遵守GDPR等全球数据隐私法规,确保用户信息的合法处理。
•网络安全评估:在产品进入市场之前,企业应对其硬件和软件进行全面的网络安全评估,确保其没有安全漏洞或后门,避免受到恶意攻击或操控。这将有助于提高产品的市场接受度和信任度,尤其是在欧美等对数据安全高度重视的市场中。
此次BIS规则针对中国和俄罗斯的技术限制,意图保护美国的供应链安全和国家利益。企业需加强合规管理,优化供应链结构,确保自身技术和市场布局符合未来国际贸易的要求。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沪ICP备2023007705号-2沪公网安备310115020099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