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周五,美国总统特朗普在会见日本首相石破茂期间突然宣布,将于下周公布一项针对多国的"对等关税"政策,此举标志着美国与其主要贸易伙伴间的摩擦进入新阶段。消息甫出,美股三大指数应声下跌,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在半小时内下挫逾200点,反映出市场对贸易冲突扩大的担忧。特朗普强调,新措施旨在确保美国与其他国家"贸易关系完全对等",并称这一政策将覆盖"所有人",但拒绝透露具体受影响国家名单。
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特别提及汽车关税仍是政策工具箱中的关键选项。他表示:"汽车产业事关国家利益,我们必须通过关税手段实现贸易平衡。"这一表态延续了其任内对德国、日本等汽车出口大国的施压策略。分析人士指出,若美国对进口汽车加征25%关税,全球汽车产业链将面临高达500亿美元的成本冲击,可能迫使部分跨国车企调整全球生产布局。
此次政策升级建立在此前行政令的基础上。本月早些时候,白宫曾宣布对加拿大、墨西哥的能源产品和工业品分别加征10%和25%关税,但在商界强烈反对下推迟了实施时间。这种"威胁-暂缓"的模式引发外界对特朗普政府贸易策略连贯性的质疑。加拿大商会国际贸易副总裁阿特金森表示:"这种反复无常的决策方式让企业难以制定长期计划。"
欧盟方面迅速作出反应,欧洲议会贸易委员会主席伯纳德·朗格透露,布鲁塞尔正考虑削减美国汽车进口关税作为妥协方案。这延续了欧盟近年来避免全面贸易战的策略——此前通过降低龙虾关税、增加液化天然气采购等方式,成功将美欧贸易争端限制在钢铝产品领域。但欧盟内部文件显示,若美国实施全球性关税,包括制药、石油等战略行业的301条款调查可能重启。
特朗普团队将增值税制度视为新的博弈焦点。白宫贸易顾问彼得·纳瓦罗近期多次指责欧盟增值税体系构成"隐性贸易壁垒",认为15%的最低标准税率及其差异化实施削弱了美国产品竞争力。这种观点遭到欧洲经济学家反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研究报告指出,美国各州销售税平均税率约6.5%,叠加联邦税制后实际税负与欧洲相当。但政治考量显然压倒了经济分析,特朗普在椭圆形办公室直言:"我们既不要多拿,也绝不少拿。"
跨国企业的应对策略呈现两极分化。部分科技公司与零售商正加速供应链多元化,Amazon、Walmart等企业近期增加了东南亚供应商采购比例。而波音、Caterpillar等重工业企业则加大游说力度,担心报复性关税影响其海外市场。美国商会最新调查显示,83%的制造企业认为当前贸易政策增加了运营成本,较去年同期上升12个百分点。
市场观察家注意到,此次政策宣布恰逢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之际。Principal Global Investors首席策略师西玛·沙阿指出:"贸易战风险与利率政策形成双重挤压,可能加剧资本市场波动。"芝加哥期权交易所波动率指数(VIX)周五飙升18%,创三个月来最大单日涨幅。能源市场同样受到波及,WTI原油期货价格下跌2.3%,反映出投资者对全球经济增长前景的担忧。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07705号-2 沪公网安备310115020099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