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13日,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大手一挥,宣布要对中国的电动汽车发起反补贴调查。值得注意的是,这是全球范围内首例针对中国汽车业的反补贴调查。这更像是一场暴风雨,特别是对中国的电动车企业来说。
对于欧盟来说,反补贴调查这种“游戏”并不新鲜。但对于中国的汽车行业来说,这是个新的挑战。之前,欧盟多次对华发起贸易救济调查,但主要集中在钢铁、纺织、家具等传统制造业。这次,目标直指汽车业,可谓是打了一个出其不意的“擦边球”。
欧盟有一套专门的反补贴调查规则,其精髓就是:如果某个国家的产品受到了补贴,而这种补贴对欧盟的国内产业造成了损害,那么欧盟就有权进行调查,并可能会征收反补贴税。听上去就像是一场高级的“桌上游戏”,涉及的策略和规则多得让人眼花缭乱。但实际上就是一种“保护主义”的做法。别担心,我们来一步一步地深入解析这些规则。
首先,我们要明确,反补贴调查是欧盟对非欧盟国家的某种产品进行的调查。它的目的是为了确定这些产品是否受到了出口国的补贴,并且这种补贴是否对欧盟的国内产业造成了损害。
欧盟的反补贴调查是基于《关于应对非欧盟成员国补贴产品进口的防范措施》(也被称为《欧盟反补贴条例》)进行的。这个条例的基本原则来源于WTO《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定》(简称“SCM协定”)。
进行反补贴调查的主管机构是欧盟委员会。但当涉及到最终的裁决决策,就要看欧盟部长理事会的态度了。
补贴的定义很宽泛,它包括了出口国的政府或其公共机构提供的任何形式的财政资助。这包括,但不限于,低息贷款、电力补贴、税收优惠等。在这里,关键的是这些资助必须为接受者带来了实际的利益。
仅有专向性的补贴才会被视为问题补贴。这里的专向性包括两方面:基于法律的专向性和基于实际操作的事实专向性。例如,如果某个补贴只针对某个特定的行业或地区,那么这就是法律专向性。而事实专向性则更为复杂,需要根据具体的案例来进行判断。
造成损害的判断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从是否存在补贴、补贴的专向性、欧盟产业是否受到实质损害等多个方面来进行综合评估。
最后,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那就是“欧盟利益测试”。这是为了保证,即使确定存在补贴,并且造成了损害,欧盟在开征反补贴税时,还需要确保这不会损害欧盟的整体经济和产业利益。
从程序上而言,欧盟的反补贴调查均会规定一个特定的调查期间,这一期间会在立案公告中明确。通常情况下的调查期一般为1年。而一旦调查开始,主要的重要时间节点如下:
如果被点名要接受调查,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积极应诉,提供真实、完整的资料,以证明自己的清白。
在这场“战斗”中,团结就是力量。各企业应该互相协调,共同应对。
既然是一场“战斗”,那么就需要有一支强大的“军队”。挑选一支专业的团队,是应对调查的关键。
无论调查的结果如何,都需要对未来的商业计划进行调整,确保企业的稳健发展。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沪ICP备202300770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