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转变”一词在德国(Energiewende)的语境中,不仅是政策的指向,更是一种国家战略。在欧洲最大经济体的德国,光伏产品始终是这一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最新的消息显示,德国政府正在考虑针对中国进口到欧洲的太阳能组件和发电设备设立贸易壁垒,这无疑在国际能源及贸易领域投下了一颗震荡的“炸弹”。
根据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IRENA)的数据,2019年,中国的光伏模块出口额达到了300亿美元,占全球市场份额的32%。在此背景下,中国制造商的大量廉价产品进入欧洲市场,尤其是德国,成为一把双刃剑——一方面降低了太阳能项目的建设成本,另一方面也给本土制造商带来了巨大的竞争压力。
“中国制造商通过压缩成本和大规模生产,为全球市场提供了海量的光伏产品。”来自柏林自由大学的能源经济学教授Claudia Kemfert博士指出,“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全球太阳能电力的普及,但同时,对欧洲本土制造商构成了巨大压力。”
中国光伏制造商的市场策略通常以高效率和低成本为核心。来自中国的太阳能模块因其在价格和效率上的优势,在全球市场上占有重要的份额。据国际太阳能协会(ISA)的报告,中国在全球太阳能装机总量中占据近7成的份额。
SolarPower Europe的总裁Aristotelis Chantavas在一次会议上明确表示:“我们必须在保护本土产业和保持市场开放之间找到平衡点。我们需要一个多元化、可持续的供应链,而不是一个封闭的市场。”
在全球化和保护主义的交叉路口上,德国如何选择,将决定其在全球光伏产业链中的地位。“在保护主义和全球化之间,每个国家都会根据自身的国情和产业发展进行权衡。”能源分析师Dr. Johannes Teyssen表示,“对德国来说,其在推动绿色能源转型的同时,也必须考虑到保护本土产业的发展和就业。”
作为欧洲经济的重要引擎,德国在处理与中国光伏制造商的竞争关系时,其所采取的策略将影响到整个欧洲乃至全球的光伏产业发展。在全球化和保护主义的大背景下,这一话题无疑值得所有关注可再生能源和国际贸易的人们持续关注。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沪ICP备2023007705号-2